綠草茵茵,溪水潺潺,在成都市錦江區白鷺灣濕地,放眼望去,花、木、林、湖、水、草構成了一幅絕美的畫卷;深吸一口,清新的空氣中盡是花草的芳香。在這里,游人如織,摩肩接踵,如畫美景,口口相傳。
作為成都環城生態區“六湖八濕地”建設的一部分,白鷺灣濕地的打造,是當地營造城景相融、田園相連、山水相依的生態宜居城市的具體舉措。集科普、旅游、展示、生態保護為一體,總面積5000多畝的白鷺灣濕地一開放,就帶給當地人又一清新體驗。
“全都引水入景,活水環繞,形成了成都的大綠肺。”錦江區有關負責人介紹,濕地還種植了大量的水生植物和水生經濟作物,如荷花、水蒼蒲、睡蓮、菱角、風車草等,“我們提倡越自然越好,任何植物都最好保持原生態,對水資源也是一樣。”據介紹,整個濕地將用兩年時間形成生態鏈。
所有建設都盡量利用原有地形地貌,保證區域內生態發展的可持續性、植物的原生態性和鄉土性。為了原生態連貫性,錦江區在橫穿該片區、從錦江區到雙流的新富路上加建了一座棚洞,下面跑汽車,上面是植物、綠道,可供游人騎自行車或者步行通過。游客中心也采用架空鋼結構,通過青砂石、青瓦屋頂等川西元素結合,現代中又有傳統,體現新川西風格。
區別于一般公園的游玩、景觀性,白鷺灣濕地的特色在于完整的生態系統以及強大的生態功能。自然性、保護性和可持續性,是白鷺灣濕地的三大設計理念。與三圣鄉的“花香農居”“幸福梅林”“荷塘月色”“東籬菊園”“江家菜地”這“五朵金花”毗鄰,白鷺灣已有較好的生態底蘊,而三圣水生作物區錦江白鷺灣濕地項目,將對白鷺灣進行進一步生態升級,使之錦上添花。在這樣的設計理念下,白鷺灣儼然成為一個天然的污水處理廠。看似這片普通的水域,通過栽種、投放水生植物、微生物等生物性手段,每日污水處理能力可達2.5萬噸。不僅湖區,相鄰的“荷塘月色”等區域的污水都可以承載處理。處理后排放的水部分流入陡溝河,片區水系可得到本質性改善。
白鷺灣濕地的建成,不僅使整個片區成為成都的生態屏障,也為市民提供一個綠色生態的休閑去處。目前生態濕地有3個入口,主入口是經聚寶路下穿繞城高速進入。完全按照旅游景區配置,新建了功能完善的游客服務中心,還配備了專門的停車場,可停放300多輛車。經LOHAS綠道,或從三圣花鄉的“荷塘月色”進入,也是不錯的選擇。LOHAS綠道是成都中心城區建成開放的首條健康綠道。
由于所有機動車輛都不得進入,在這里,自行車就成為最佳交通工具。健康綠道貫穿了濕地各個區域,只要你愿意,騎上一輛自行車就能逛遍濕地所有景點——不過那需要好幾個小時!沒有自帶自行車的市民,也可到游客服務中心、綠道租賃點等處租借自行車。
豐富濕地文化內涵,提升景觀品質,完善配套設施——錦江區在白鷺灣濕地所推出的一系列深化打造舉措,使得濕地成為了旅游產業的新寵。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