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峪詩抄 || 淳化烈士陵園①·感懷
□渭北清光
谷口寒云見似人,②
甘泉春樹骨蛻仙。③
桃園窯洞吟不盡,④
爺臺槐花獨步天。⑤
四十里松林涌動,
七十三烈士長眠。
聞晨露鳥語花香,
約黃昏漫步陵園。
注:
①淳化烈士陵園,坐落在淳化縣城東北1公里處的龍屋村旁。陵園東依泰山,西臨冶水,坐東面西。青山環抱,肅穆壯觀。園內蒼松翠竹,郁郁蔥蔥,花艷草碧,亭臺輝映。1959年5月開始建設,1961年6月落成,在革命戰爭時期歷次戰斗中犧牲的的73位烈士,長眠于此。1995年春,淳化烈士陵園被中共咸陽市委、咸陽市人民政府命名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② 谷口,即冶峪口,古稱“寒門”,位于淳化縣東南,距縣城20公里,是淳化南接涇陽的一個峽谷口,也就是冶峪河的出山口。其西連仲山,東接嵯峨,地形特殊險要,是淳化與涇陽分界線,也是由關中進入淳化四十里黑松林的開端。漢時此處建有行宮,名谷口宮,駐兵防守,主要是保障皇室車輛往來甘泉宮暢通,其中四十里黑松林形勢詭異,曾是主要的古戰場。
③甘泉,指甘泉山,古以“地有甘泉以名山”,當地民間俗稱黃花山。該山位于淳化北部,最高處海拔達1809米,是淳化境內最高的山脈,也是歷來屏障關中的北部要塞,各個朝代都有駐軍防守。甘泉山之關隘,尤以鬼門口最為險要,鬼門口位于甘泉山南麓,海拔1769米,四周重巒疊嶂、溝壑縱橫,秦直道就由此穿過。
甘泉山下現存秦林光宮遺址、漢甘泉宮遺址、秦直道起點遺址。甘泉宮是西漢的六大宮殿之一,是當時除長安城未央宮之外的第二大宮殿群,也是當時的陪都,既是避暑勝地,也是校獵的圍場。漢武帝每年的五月到八月到此避暑、校獵,避暑期間,皇帝還在此處理政務(如受郡國上計),接受諸侯王朝覲,特別是處理藩務,宴享外國賓客,派遣使節出塞。如張騫出使西域,就是從這里出發。漢宣帝接受匈奴單于和蠻夷君長朝覲,也在此處。漢武帝在甘泉宮掖庭獄(云陽)逼殺了漢昭帝之母鉤弋夫人。
④桃渠塬,位于淳化縣秦河鎮桃渠塬村,距淳化縣城17公里,村中有古槐一棵,樹高11米,主干高4米,胸徑1.47米,冠幅7.5—9米,枝葉繁茂,1936年,鄧小平、楊尚昆、聶榮臻,徐海東、陳光、程子華、羅瑞卿、王首道與紅一軍團和紅十五軍團在此駐防,并在該村古槐樹下合影留念。桃渠塬曾是陜甘寧邊區前哨和后勤基地,是中共關中特委和淳耀縣委員會、淳耀縣蘇維埃政府所在地。1936年6月曾發生著名的“桃渠塬戰斗”。鄧小平、劉志丹、習仲勛、李維漢等革命先烈曾在此工作并生活過。原辦公、住宿的土窯洞和古槐至今保存完好,是淳化縣發展紅色旅游的重要景點之一。
⑤爺臺山古稱大唐山,又名神兔嶺,是淳化四大關隘之一。1945年7月,著名的爺臺山反擊戰就發生在這里。爺臺山位于淳化縣東24公里,其地東臨耀州張果老崖,西有豹子溝、桐樹渠、火抱山和老莊梁,南有碑子崾峴和陶家莊,北為溝壑,主峰海拔1313米。這里山勢雄偉,云譎波詭,峰巒疊嶂,林草茂盛,林木覆蓋率達75%,野生動植物種類60多種,是坐落在淳化東北部的一座綠色屏障,享有“懸在空中的花籃”和“渭北高原綠色明珠”之美譽。爺臺山上的槐花為淳化一絕。“拂檻槐花十里開,清潤香甜入詩來”。每到槐樹開花之時,漫山遍野幾十萬畝槐花競相開放,雪白得惹人憐愛,香氣襲人,還可以做成香甜可口的槐花麥飯。
我也說兩句 |
![]() 先烈長眠于此。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