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中國生物圈保護區網絡成員第23屆大會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物圈計劃發布50周年紀念大會在江蘇鹽城召開,河南黃河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三門峽)作為中國生物圈保護區網絡新成員參加會議并接受授牌。
中國生物圈保護區網絡(Chinese Biosphere Reserves Network, CBRN)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人與生物圈國家委員會在國際上的一項創造性工作,成立于1993年。截至2022年5月27日,網絡成員已經從成立之初的45家增加至191家,成為一個充滿活力的實施“人與生物圈計劃”、開展保護區能力建設和理念培訓的教育平臺。
本屆大會以“推動高質量綠色發展 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主題。來自國家相關部委及中國生物圈保護區網絡成員的近200名嘉賓和代表參加了本次會議。中科院副院長、中國人與生物圈國家委員會主席張亞平院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駐華代表夏澤瀚教授,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崔瑩副秘書長,生態環境部自然生態保護司一級巡視員柏成壽等主要領導出席大會開幕式并致辭。開幕式由中國人與生物圈國家委員會秘書長王丁研究員主持。
河南黃河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三門峽段,東西長205公里,總面積2.85萬公頃,是我國候鳥基本遷徙地、覓食地、越冬地。保護區三門峽管理處,承擔所轄濕地的野生動物巡護救護、濕地生態修復治理、疫源疫病監測和大天鵝研究等工作。如今,在黃河濕地保護區三門峽段,分布有野生動物1066種、昆蟲582種、魚類84種、脊椎動物486種、野生植物1121種。鳥類從2003年保護區設立前的175種,增加到目前的315種,其中包括黑鸛、大鴇、中華秋沙鴨等9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大天鵝、疣鼻天鵝、灰鶴等34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近年來,三門峽黃河濕地保護區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統領,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的重要指示,踐行二十大報告中指出的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克難攻堅,多措并舉,大力開展黃河濕地生態修復工作,為三門峽市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助力加油。
三門峽黃河濕地保護區將以此次授牌為契機,積極參加中國生物圈保護區網絡各項活動,充分發揮保護區保護、支撐和發展三大功能,大力開展自然保護和可持續發展實踐,將保護區建成我國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的示范區。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