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從江蘇省生態環境廳傳來喜訊,通過層層選拔與研究審議,我市“沙家浜實現GEP與GDP雙豐收”案例從全省眾多申報案例中脫穎而出,被評為江蘇省生態環境系統2022年度“十佳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典型案例”,為全市生態文明建設再添豐碩成果。
延伸閱讀
GEP(生態系統生產總值)是評估區域生態產品和服務價值的一個指標,是指一定區域內生態系統為人類福祉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的最終產品與服務價值的總和。
GEP的核算其實就是讓森林、空氣等,這些原本“無價”的自然資源,轉化成“有價”的生態賬本。
常熟
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
全球第一批
獲得“國際濕地城市”認證的江南城市
境內濕地面積有近三萬公頃
名副其實的“濕地之城”
近年來,常熟市深入開展生態系統生產總值(GEP)核算工作,于2022年7月在全省范圍率先公布生態價值報告成績,其中以沙家浜鎮為代表的GEP增值典型更是常熟市“兩山”通道轉換工作中的亮點成效。
沙家浜鎮
通過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嚴守生態紅線,強化生境保護修復,在環境資源承載力范圍內有序發展生態農業、生態旅游,取得了經濟增長與生態保護的雙贏,為全省其他濕地保育地區提供經驗參考。
▲(沙家浜GEP貢獻熱力圖、轉化潛力圖)
數據顯示
2021年沙家浜鎮的生態系統生產總值達217.85億元,生態資產已經充分轉化為全鎮經濟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通過發展生態經濟,全鎮GDP增加到81.28億元,居民可支配收入5.32萬元,超過常熟平均水平,走出了一條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子,實現了GEP與GDP雙豐收。
下階段,常熟市將深入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繼續謀劃做好“兩山”轉化實踐,以敢于首創的精神在全省范圍積極開展生態系統生產總值增值轉換探索,依托“一山一策”“一湖一策”推進,深入實施一批重點生態工程,培育多種可復制可推廣GEP增值典型,努力打通“兩山”轉化途徑,實現GEP有效轉換應用,為全省生態環境保護與生態產品價值轉換工作提供更多更優秀“常熟經驗”。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