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紅樹林基金會(MCF)、UNDP-GEF遷飛保護網絡項目聯合發起,面向全國和東亞-澳大利西亞遷飛區域中小學的2023愛鳥周自然筆記活動,通過征集“保護全球候鳥遷飛通道”主題的自然筆記、濕地人物故事,讓更多公眾有機會認識候鳥、了解濕地保護,加入濕地保護行動。
▲攝影:毛振成
2022年愛鳥周自然筆記活動,我們跟隨著3000多名自然筆記小作者,從青藏高原若爾蓋高原沼澤濕地、到三江平原腹地“兩草一水七分葦”的黑龍江七星河上的河漫灘,從北方的遼寧的遼河口一路向南到山東東營黃河口再至長江口、福建閩江河口… …大大小小河口三角洲濕地,以及時而驚濤駭浪、時而旱可跑馬的天然湖泊濕地鄱陽湖、唱響魚米歡歌的洪湖,再加上黃渤海一線被列為世界自然遺產的江蘇條子泥灘涂濕地、被譽為“海上森林”的紅樹林潮間帶濕地,當然還有小作者家鄉散落著的水庫、稻田和小池塘。全部作品中有383 種動物(包括249種鳥類和237種植物)出現在畫作之中,被描繪、被述說。
中小學生正處于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自然筆記能幫助他們走進自然、調動身體的感官,視覺、聽覺、觸覺、嗅覺與味覺,培養細致的觀察能力,提升對自然的感知能力,對自然世界的興趣和好奇心。堅持做自然筆記不僅有助于建立中小學生與自然的情感聯結,也是中小學生自身成長的一部記錄。
地球上近萬種鳥類中,有超過 1/3 具有遷徙的習性,它們在繁殖地與越冬地之間,沿著相對固定的路線季節性周期往返,每年經過的 路徑集合被稱為“候鳥遷飛通道”。全球共有 9 條主要的候鳥遷飛通道,其中 4 條途經我國,幾乎覆蓋我國所有領土。
期待更多的老師和同學參與進來,創作出精彩紛呈的作品,更以此為契機,平時多多走近濕地,關注候鳥,了解自然。
參與形式
一、以濕地和候鳥為觀察對象,創作自然筆記作品(僅中小學生參與);
二、以守護候鳥遷飛通道的行動者為觀察對象,創作濕地人物故事(中小學生、成人皆可參與)。
活動對象
全國及東亞-澳大利西亞遷飛通道的濕地保護地、社會公益組織、中小學校
活動流程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活動網站(https://cwc.mcf.org.cn/),參加線上培訓,在真實自然環境進行自然觀察后,創作自然筆記作品、濕地人物故事,并在線投稿。
投稿要求
(一)作品應緊貼 “保護全球候鳥遷飛通道”的活動主題;
(二)自然筆記投稿(網站投稿,5月25日截止)
(1)自然筆記作品形式符合基本要求,作品尺寸可選擇297mm×420mm(A3)或210mm×297mm(A4)兩種;
(2)單位投稿:以學校、機構或保護地為單位,通過活動網站,每單位最多可投稿 10 幅自然筆記作品。
(3)個人投稿:通過活動網站,每人限交1幅自然筆記作品。
(三)濕地人物故事征文(郵箱投稿,5月25日截止)
(1)根據自己或身邊人的經歷,發現并記錄濕地保護地、學校師生等各類群體,參與“保護全球候鳥遷飛通道”的相關行動的真實故事。征文字數為1000-3000字。
(2)單位投稿:以學校、機構或保護地為單位,通過活動郵箱ainiaozhou@mcf.org.cn ,每單位最多可投稿 3 份人物故事。
(3)個人投稿:通過活動郵箱 ainiaozhou@mcf.org.cn ,每人限提交 1 份人物故事。
(四)作品掃描及命名要求
(1)提交作品為電子稿形式,要求掃描件光線均勻無暗角、無折痕且畫面完整;
(2)文件命名方式為“學校+年齡+作者+作品名+指導老師聯系方式”。
(五)原稿郵寄
評選為優秀及以上作品,組委會將郵件通知郵寄作品原稿,無法提交原稿的入選作品將取消終評資料。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