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外!號外!
最近,小編和小伙伴發現了一件很詭異的事情
好幾個土生土長的常熟人
大概十來歲年紀
勉強來說也算是飽覽詩書了
居然沒有吃過
水稻!!!
小編的蜜汁優越感油然而生,嘿嘿~~
這是怎么回事呢?
9月下旬,小編和小伙伴代表沙家浜國家濕地公園,帶著WWF(世界自然基金會)《生機濕地》的環境教育課程《餐桌上的濕地植物》,走進常熟市外國語、楊園和昆承三所小學,開展今年的全國科技日活動的時候,以上是許多小朋友在課程開始前給出的答案。
餐桌上的濕地植物
教學目標:
了解濕地植物的主要類型;
認識常見的濕地經濟植物;
理解水生植物適應濕地環境的生物學特點。
植物檢索
活動開始前,我們帶小朋友們開展了熱身游戲:植物檢索。
原課程中的有些植物我們公園并沒有,因此我們對課程進行了調整,采用了芋頭、茨菰、芡實、水稻、荸薺、茭白、菱和蓮等八種植物。
一張植物圖片,一份植物檢索卡,小朋友們通過觀察卡片上植物的特征,根據檢索卡的提示,找出植物正確的名稱。基本上每個小朋友都能順利找到答案哦~~
構建
熱身游戲之后,我們向小朋友們講述了這些水生植物的生長環境、生存策略、分類特征、食用方式等知識點,小朋友們踴躍發言,很是積極呢~~
植物觀察和辨認
受教學場地限制,我們無法帶著小朋友去到室外觀察和辨認水生植物,索性我們公園有一片專門種植環境教育所需的水生植物的四季田,我們把植株帶到了教室,帶小朋友仔細觀察每種植物的特征,發現它們各自適應濕地環境的特征。
專門為課程水培的植株,猜猜是什么?
向小朋友們展示菱的水下根系
聞一聞,有種水腥味
摸一摸,茭白的葉片有點刺刺的哦~
這群小朋友把什么東西給剝開了呢?
分享總結
接下來,不少小朋友上臺和大家分享了自己的觀察結論,以及對水生植物的認識。小編也借機和小朋友們一起總結回顧了此次課程的知識點。
神秘的盒子
之后,我們做了個小游戲來評估教學成果,小朋友們蒙上眼睛,通過觸覺和嗅覺,找出神秘的盒子里的植物的名稱。
可怕的植物根系
左邊這位小朋友當時簡直有點瑟瑟發抖
書籍贈送
活動最后是傳統的書籍贈送環節
小彩蛋
在活動之后
所有的小朋友都表示
我們吃過水稻呢~~
嘿嘿
以上就是由常熟市資規局和沙家浜鎮科技辦聯合主辦,沙家浜國家濕地公園承辦的2019年“沙家浜紅綠新學堂”濕地科普進校園活動。感謝以上單位對此次活動的支持,感謝WWF提供活動課程。
更多有趣的課程,請咨詢0512-52507969.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