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十八里長峽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
舉行植物保護檔案建設技術培訓
6月24日,長峽管理局舉行植物保護檔案建設技術培訓,參加培訓人員為各管理站管護人員共34人。
據查,十八里長峽自然保護區是秦巴山地乃至華中地區植物區系核心,是大巴山地東段最重要的物種資源庫。通過科學考察,保護區共有維管植物2915種,隸屬于204科1004屬,為大巴山地區和湖北省植物多樣性豐富的地區。保護區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27種,其中Ⅰ級有5種,Ⅱ級有22種;列入中國物種紅色名錄瀕危物種評價體系的維管植物種類達120種;有62種物種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其中附錄Ⅱ有61種,附錄Ⅲ有水青樹1種;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受威脅物種紅色名錄的維管植物物種有31種;中國特有分布屬46屬,已初步確認的維管植物特有和新記錄類群124個,反映本區植物區系的古老性、殘遺性和在區系演化中的重要地位。保護區多種珍稀瀕危樹種混生,形成珍稀瀕危保護樹種群落,其中紅豆杉林群落總面積達到273.6 hm2,最大株基徑達192.3 cm;保護區珙桐群落面積143.7 hm2,最大胸徑為100 cm,年齡結構比較完整,在湖北省內較罕見;保護區是我國目前野生分布最多的小勾兒茶產地,占全國野生分布總數的67.74%;保護區生態系統典型、植被完整、多樣性高、珍稀物種及群落豐富、特有種較多,具有重要的生態保護和科學研究價值。
十八里長峽自然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檔案建設是指科考發現的保護植物的檔案,調查內容包括目的物種的株數、分布地點、生境狀況、保護管理現狀、研究狀況等,拍攝目的物種的花期、果期、全株及生境照片,形成圖文檔案,并根據現狀,提出管護措施。
此次培訓由十八里長峽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總工程師關良福主講,管理局副局長魯仲順主持。
檔案建設項目的啟動,標志著十八里長峽自然保護區科研工作新的進步,改變了以往單一的保護模式,也充分說明十八里長峽晉升國家級保護區成功以來,保護區的科研能力得到了加強,科研工作向著縱深方向發展,為今后保護區科研工作的開展打下了基礎。
作者:王兆平
單位:湖北十八里長峽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
郵編:442333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