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建言
南都訊 記者郭若梅 發自北京 2023年全國兩會臨近,民進中央擬提交提案,其中《關于推進濕地保護事業高質量發展的提案》建議,完善濕地保護體系,合理利用濕地資源,創新適合不同濕地特征的利用模式,促進區域可持續發展。
濕地與森林、海洋并稱為全球三大生態系統,是物種多樣性最為豐富的生態景觀。公開資料顯示,中國濕地面積約5635萬公頃,占全球濕地面積的4%。但幾十年來隨著人口增多和經濟發展,越來越多的濕地資源被用于城市建設和圍墾開發,濕地保護和經濟開發之間的矛盾愈發凸顯。數據顯示,2003至2013年間,我國濕地面積減少了339.63 萬公頃,減少率達 8.82%。
在這一背景下,我國濕地保護管理工作逐漸加強,相應濕地保護相關政策、文件和制度先后出臺。但與此同時,如何在進行濕地保護同時,兼顧經濟發展也引發思考。
位于山東省東平縣的東平湖是山東省第二大淡水湖。近年來,當地開展了拆除網箱、清理砂場、恢復濕地等一系列行動修復湖區生態環境。目前東平湖水質穩定在地表水三類標準以上,湖區可觀測到鳥類品種達190多種,長期棲息繁殖的鳥類品種超過30種。
提案指出,當前,濕地保護和開發之間的關系沒有厘清,部分地區在落實濕地總量控制過程中采取了禁止開發的一刀切方式,不利于區域可持續發展。
對此,提案建議,合理利用濕地資源,鼓勵發展濕地生態農業和生態旅游產業,同時嚴格控制濕地區域不合理的硬化占用,創新適合不同濕地特征的利用模式,促進區域可持續發展。建立濕地保護基金,通過政府投資引導和濕地生態補償政策,鼓勵社會組織、企業、公眾等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參與濕地保護修復。
此外,提案還指出,濕地保護體系覆蓋程度和力度存在不足,目前仍存在未被重視的敏感和脆弱濕地,一些生態價值很高的濕地由于沒有納入保護范圍而被破壞。濕地分級分類管理存在缺失,未能根據濕地的重要性和退化程度采取多樣化的修復方式。
提案建議,對生態環境脆弱、戰略地位突出、珍稀物種所在區域進行重點管理和保護,加快形成以濕地自然保護區和濕地公園為主體、重要濕地為重點的多層次相結合的濕地保護體系。強化濕地分級管理,對退化嚴重的以人工修復為主,使退化濕地恢復到相對穩定的結構和功能;對退化較輕的以自然恢復為主、人工修復為輔;對尚未發生退化的,通過事先干預,盡可能調控可能引起濕地退化的主要驅動因素。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