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見習記者晉曉慧)隨著常規旅游地點的開發,濕地生態旅游發展成為一種趨勢。6月19日,“2016·黑龍江濕地論壇暨夏季生態旅游產品推介會”在哈爾濱舉行,同時發布十大龍江最美濕地。來自國內外的旅游界專家齊聚濕地論壇,由中國旅游報社社長高舜禮所作的“讓濕地旅游成為美妙的體驗”主旨演講,獲得與會專家的普遍認可。
結合生態旅游的定義以及濕地發展的現狀,高舜禮提出四點建議:保護為先、悉心養護、因地制宜、倡導濕地生態旅游。高舜禮表示,濕地旅游應“只留下背影,不留下腳印。只拍走照片,不帶走一片綠葉。”
同時,高舜禮還指出:濕地旅游不同于陸地旅游,要針對性地對游客開展生態旅游教育,如倡導愛護生態、尊重環境等,還可開展一系列生態旅游普及活動,告訴游客如何觀鳥、如何觀魚、如何賞花,讓游客在身臨其境時看得見、玩得好、感受深。
杭州西溪國家濕地公園生態研究中心主任劉想在濕地論壇現場進行經驗分享時也表示,保護生物多樣性及生態系統完整性是實施濕地公園建設的第一要務,同時還需在保護的前提下將各地的濕地特色資源積極利用起來,形成和而不同、錯位發展的濕地保護利用新模式。
劉想告訴長江日報記者,西溪濕地在建設初期時曾到武漢考察學習:“我們現在有的水下生態觀光長廊就是借鑒武漢植物園經驗。”劉想表示,西溪濕地做得最好的地方就是找到了保護和利用的平衡點,將濕地劃分為嚴禁進入的一級保護區、可開展適當科普活動的二級保護區和向游人開放的三級保護區,其中能讓游人涉足的區域僅占濕地總面積的20%。
鏈接>>>
鏈接>>>
湖北濕地面積中部第一
湖北省是千湖之省,擁有3個國際重要濕地,5個國家重要濕地,59個國家濕地公園,濕地面積共有144.5萬公頃,是中部地區濕地面積最大的省份,在全國排名第11位。
談及湖北省濕地保護與發展,湖北省林業廳濕地保護中心副主任石道良博士表示,近年來我省已在濕地保護體系建設、濕地生態恢復、濕地宣傳教育與對外合作等方面進行了有益探索,且成效顯著。石道良告訴長江日報記者:2014年2月24日,我省人民政府常務會議正式審議通過了《湖北省濕地公園管理辦法》,這也是全國第一個關于濕地公園的省級政府規章。我省濕地的發展必須在保護的前提下進行,決不能突破濕地紅線,不能將濕地轉換為其他用地。
石道良介紹,我省擁有大量濕地資源,每塊濕地都可以追溯出一段精彩的歷史文化。“有洪湖國際重要濕地的紅色文化、赤壁陸水湖國家濕地公園的三國文化、蘄春赤龍湖國家濕地公園的中醫藥文化等。”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