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海塔的由來
媒體:原創 作者:包大夫
專業號:包大夫
2013/11/18 17:41:20
香海塔的由來 ——向海的傳說故事(一) 歷史上的向海叫香海廟,因時逢當地佛事活動鼎盛,香煙繚繞如海而得名,上世紀五十年代初更名為向海。向海歷史久遠,它的傳說故事也不勝枚舉。 在向海的西南面約12公里的地方有個小屯兒叫團結屯兒,在它的東北邊兒隔一個樹毛山就是一塊一望無垠的草甸子,甸子蒿草茂密葦蒲蔽日,常有鶴類、大鴇、金雕、野豬、黃羊、狍子等鳥獸棲息出沒,這個大甸子就是遠近有名的塔甸子。 說到塔甸子,怎么不見塔?這還要從歷史說起:相傳早在700多年以前,老香海廟坐落于塔甸子的最西南邊,與樹毛山相接壤處。當時該廟在方圓百里喇嘛眾多名聲顯赫,來此進香拜佛的善男信女絡繹不絕。在廟宇里,不是所有的喇嘛都能到佛堂里做佛事活動的,有的根本不能進入佛堂,更沒有接觸經卷的機會。還有一部份喇嘛就是搞后勤工作,如搞衛生、侍候花草樹木、喂養寵物、挑水做飯、安全保衛等等,還有一些小喇嘛干脆就是廟里的放牧員(因廟里持有成百上千只的牛羊)。 有一天清早,天氣陰沉細雨綿綿,兩個小喇嘛當班挑水,當他們來到井邊兒撒下木桶的那一刻,感覺不對頭:平時清澈見底的井水今天變得十分渾濁,水位也比平時上漲了許多。就在他們疑惑不解時,從井口竄出一個大蟒蛇半身,張開血盆大口,用鐵鉗般的巨牙將距井口稍近一點兒的小喇嘛死死咬住拽入井中…… 蟒蛇吃人事件發生后,弄得人心惶惶如臨大敵,再也沒人趕去“邪井”挑水了,后來又新挖了一口井供人們使用。 當時,“邪井”事件被認為是邪惡事件。為了辟邪,不讓此類悲劇再次發生,住持決定,在這口“邪井”上修建一座塔,以此來驅妖鎮邪。 向海塔是用大青磚修建而成,圓柱形,塔高三丈六,占地面積36平方米,堪稱雄偉。塔成之后,廟宇周邊再也沒有發生任何邪惡事件。 大約百年之后,塔基底部的西北側距地面一米左右的位置出現裂隙,致塔向東南傾斜,裂隙逐年增大,成了一座名副其實的斜塔,可是雖歪斜就是不倒。 1967年6月份的一個下午,烏云驟起雷聲大作,暴雨傾盆,隨著一個霹靂的巨響聲,一道彎彎曲曲的耀眼火光直擊斜塔,終致斜塔轟然傾倒。據目擊者稱,塔周圍的蒿草遭雷擊起火,后被大雨澆滅。 據說,向海塔從出現傾斜到傾倒,至少有80年左右。 說到向海塔,還有一個真實的故事呢:那是上世紀六十年代中期,還是農村“大幫轟”的年代,團結屯兒的放牧員在塔甸子放牧時,經常能在塔址周圍看到一個超大的火狐貍出沒,可就是誰也無法將它獵獲。有一天,以老聶為首的五個放牧員合伙行動,旨在一舉擒獲垂涎多年的大狐貍。他們各自準備了馬匹和9只快狗,一同來到了塔甸子,就在他們行進到距塔址不到一公里的地方時,火狐貍明晃晃的出現了,光澤耀眼,不緊不慢的向前移動。見狀,幾個人大喜過望催馬緊追,訓練有素的獵狗各個使出渾身解數一同向獵物圍攏過來,狐貍連跑帶躲與眾狗周旋了好久,情急之下本不善于爬樹的狐貍也裝了一回貓,十分麻利的爬上方圓30多平方公里內唯一的一棵孤樹。狗的速度比馬快,幾乎和狐貍一同來到樹下,目送狐貍爬到樹上。9只狗就像有人指揮一樣,將樹圍成一個圓兒,18只雪亮的眼睛死死盯住獵物,連眨都不眨一下。幾分鐘過后,馬上“將軍”相繼感到,計劃如何將到手的獵物取下時,有個張姓的小伙發現了問題:狐貍怎么不見了?!是啊,分明是上了樹的狐貍怎么不見蹤影了呢?幾個人異口同聲的說。 然而,事實就是事實,狐貍真的就沒了。9只狗還在癡癡的凝望樹上,它們根本就不相信自己的眼睛,無奈等了好久才掃興離去。 上述一幕距今只不過40多年,當事人有的還健在。每當提及那一場面時,他們還記憶猶新,都說,讓狐貍給玩兒了一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