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守好紅色根脈,堅定綠色發展理念,張掖黑河濕地自然教育學校立足張掖得天獨厚的紅色文化和綠色資源,策劃開展“探秘母親河 濕地心體驗”張掖黑河濕之旅自然教育活動。
紅色印記,銘記歷史
8月15日清晨,活動開營儀式在張掖濕地博物館正式啟動,完成簽到并領取活動資料后,自然教育導師詳細介紹了活動安排,強調了活動紀律,為2天1夜的學習實踐活動奠定了安全基礎。
隨后,隊伍沿G30連霍高速前往高臺,途中穿插的講解與互動游戲,讓紅色故事在輕松氛圍中深入人心。到達目的地后,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紀念館與國防科普展覽區成為生動的歷史課堂,讓參與者深刻體會到革命先烈的英勇無畏與革命精神的光輝。
午餐時,紅軍餐的體驗不僅是對革命年代艱苦生活的緬懷,更是一次心靈的觸動。學員們在體驗中學習到革命先烈的奉獻精神,以及在艱苦環境中堅持信念的重要性。
下午的活動同樣精彩,從紅色詩歌朗誦到西路軍主題公園的勵志故事,再到高臺科技館參觀體驗,學員們在寓教于樂中,不斷汲取著知識和力量。
正義峽探尋黑鸛巢址
8月16日清晨,學員們帶著對大自然深深的敬畏與無限的好奇,踏上了前往正義峽的探索之旅。正義峽,這個名字仿佛蘊含著一種不可抗拒的正義力量,它不僅是黑河中游與下游的天然分界線,更是張掖黑河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中旗艦物種黑鸛的繁衍生息之地。在自然教育導師的引領下,學員們有幸近距離地觀察到了黑鸛的3號巢和5號巢。雖然未能親眼目睹黑鸛的風采,但通過導師的生動講解和觀看珍貴的視頻資料,學員們對黑鸛這一物種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和理解。此外,在黑河之畔,學員們結合優越的場地優勢,共同探討了黑河流域河流濕地的形成原因,祁連山降水分布特征以及祁連山在我國生態建設中所扮演的天然屏障角色等問題,通過拼圖游戲和小實驗等互動方式,學員們進一步加深了對母親河——黑河的了解和情感聯結。
意外的收獲
在行至黑鸛5號巢的路途中,我們意外發現了一處省級文物——閻相師家族墓及碑樓。在自然教育導師的引領下,學員們緩緩步入這片靜謐的墓地,每一塊石碑、每一道石刻都仿佛在訴說著往昔的故事。此次文物探訪為我們的“紅綠”自然教育之旅增添了一抹獨特的文化色彩。
西灣水庫觀鳥
風景如畫的臨澤縣西灣水庫,成為了學員們探索自然奧秘的絕佳場所。自然教育導師不僅向學員們講授了各種野生鳥類的特征和習性,還深刻地闡述了保護這些珍貴生靈的緊迫性和重要性。緊接著,他們親自參與了實地觀鳥活動。從優雅的水鳥到活潑的林鳥,每一種鳥兒都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我們的目光。更為幸運的是,學員們觀測到了27只珍貴的黑鸛。這次活動不僅讓我們學習到了觀鳥的技巧,更重要的是,我們對野生鳥類的保護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認識。我們深刻地意識到,每一個人的努力都是保護這些美麗生靈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最后抵達張掖濕地博物館,帶隊導師總結了本次活動的收獲,并發動學員們在活動主題的橫幅上簽名,表達他們對自然的尊重和保護的決心。
經過為期兩天的活動,青年學子不僅在知識層面實現了儲備與提升,更在思想境界上得到了熏陶與升華。我們堅信,此次活動將成為他們人生旅途中一段絢麗多彩的印記,激勵他們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堅定不移地傳承紅色基因,積極踐行綠色發展理念。
我也說兩句 |
E-File帳號:用戶名: 密碼: [注冊] |
評論:(內容不能超過500字。) |
*評論內容將在30分鐘以后顯示!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