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桂紅和張鋒在濕地工作。
在水中連續浸泡數小時,在炎炎烈日不間斷施工栽種植物,這是3位80后小老板王鵬亭、張鋒、徐桂紅時常在做的事情。
在深圳灣潮汐灘涂種上一圈“海岸衛士”紅樹林,讓灘涂和河流經過治理后恢復水環境的自然生態功能,這是他們沖動又樸實的想法。
為此,去年他們3人辭去朝九晚五的白領工作,合伙成立了深圳市濕地陽光科技有限公司,從事受污染濕地的修復。目前,他們研發的項目成果已獲得國家專利。為履行首個合同,他們夜以繼日,不斷向目標邁進。
■ 深圳特區報記者 何泳 文/圖
放棄舒適只為實現理想
“在福田口岸過關的通道大橋上,自東往西看深圳河,左岸是蘆葦密布、間有紅樹林分布的基圍魚塘,稍遠一點就是香港米埔自然保護區;右岸是鋼筋水泥護堤,稍遠一點便是福田高樓林立的商業區和住宅區。這是我2008年第一次從深圳去香港留下的最深刻印象。兩地對人與自然的理解和處理方式的差異,震撼了我。”濕地陽光公司新聞發言人徐桂紅,在記者采訪時道出了他們創立公司的初衷:希望在深圳沿海和河流也能種植紅樹林等防污染植物,讓人與自然和諧共存。
1985年出生的徐桂紅來自湖南農村,從小喜歡擺弄植物,小時候跟隨爸媽在水田里種水稻,看著一顆顆柔弱的小苗在水田里正根、成長、抽穗、灌漿一點點變化,覺得自然是如此神奇,富有生機。考上大學后,他沒有聽從家長讀醫的勸告,毫不猶豫選擇了植物學專業。這讓家人不解:讀大學就是為了跳出農門,這孩子反倒栽得更深了。
2008年,他到深圳大學繼續讀植物學研究生,畢業后進入一家公司工作,每天在辦公室忙碌,讓家人松了一口氣。
可徐桂紅坐不住了。濕地生態修復領域讓他難以割舍。
濕地作為與森林、海洋并稱的全球三大生態系統之一,具有保持水源、凈化水質、蓄洪防旱、調節氣候、提供國際候鳥棲息地、維護生物多樣性等多種重要生態功能。
在深圳,市內的各大河流、湖泊、水庫、沿海潮間帶等,都屬于濕地范疇。日益提高的經濟水平,讓深圳市民對水質有了更高的宜居要求。因此,深圳的濕地生態修復市場巨大。
他把想法告訴了課題方向是抗重金屬細菌篩選的同學王鵬亭。王鵬亭也非常感興趣。后來考慮到具體施工、現場制作、市場開拓等事項他們沒有經驗,于是又游說有多年市場營銷經驗的張鋒加入。
深圳商事登記制度改革讓創業的門檻降低了,無需先繳注冊資本、無場地也可注冊公司。去年底,濕地陽光公司應運而生。王鵬亭是法人,張峰是經理,徐桂紅是監事。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一個約定蛻掉幾層皮
濕地陽光公司的切入點就是通過應用生態浮床技術,對受污染河流、湖泊、入海口等濕地的水體進行生物修復。目前,市面上已經有一些類似的生態浮床公司出現,但是針對濱海濕地的咸水、入海口濕地的半咸水環境,濕地陽光公司的技術依然國內領先。公司年初申報的國家專利“生態浮床及組件”已經正式獲得授權。另一項國家專利“一種在濱海潮迎風浪面種植紅樹林的方法和固定裝置”也即將批復。以紅樹林濕地植物老鼠簕為原料的相關藥物開發實驗也正在進行中。
目前,3名合伙人就在福田紅樹林保護區及相鄰的華僑城濱海濕地,在大學導師的幫助下,履行第一個濕地生態修復合同。
是什么支撐他們放棄空調房,走到野外勞作?
“主要是源于合伙創業之初的約定:實踐出真知,第一個項目我們3個合伙人必須從頭到尾干一遍,這樣才能更好地應用論文中的理論知識并解決實際問題,從中完善和提升。”3個合伙人表示。
為了這個約定,3個小伙子可沒少吃苦頭。施工時,他們必須直接下到水里,時間一長,肩部和后背都被曬得火辣辣的痛。全裸的手臂和臉部,更是如火灼燒。為了緩解暴曬不適,他們蹲下身子,把衣服遮蓋的地方和裸露的胳膊手臂都打濕,剛開始感覺好一些,但沒過十分鐘就干了。不得已,他們就不斷重復這樣的動作。到了晚上,發現手臂、胳膊、臉頰等部位又紅又癢,跟工人一聊,原來在太陽下干濕交替,特別是泡在海水里,更容易曬傷皮膚。一周后項目施工結束,3人已經是蛻了好幾層皮。
不過,看著到手的訂單和凈化的濕地,3個年輕人覺得再苦再累也值得。“先吃的是苦,后吃的是甜。”徐桂紅說,目前各地濕地水環境的生態修復主要由政府主導,而市政類項目在目前制度下要求實施主體具一定規模。這給他們這樣的民營小企業提供了發展空間。“我們對未來都是充滿信心的,相信5年內公司一定會發展壯大,并能獨當一面!”
創業 語錄
環保產業也要 “看天吃飯”
以前出門從不帶傘,現在卻天天盯著天氣預報。有時,我們希望趕緊來一場小雨。有時,我們又祈禱上天千萬別下雨。生物環保產業還要“看天吃飯”,怪吧?
每次剛施工完,我們就希望第二天下場小雨,滋潤一下剛種的植物幼苗,這樣有更好的存活率和長勢。有時真能碰上呢!第二天一看,紅樹苗經雨水洗禮后,果然嫩綠光澤、充滿生機!
為什么祈禱別下雨呢?雨一般伴著風,很容易把我們的生態浮床吹走,把浮床上的植物打亂。若真趕上了,我們就慘了。風雨一停,就得把浮床拖回原處,還要補種植物。當然,我們也在不斷觀察、思考怎樣改進工藝,希望下個項目能更進一步。(記者 何泳 整理)
記者 手記
朋友合伙更合拍
“不要跟自己的好朋友合伙開公司。”電影《中國合伙人》中的男主角之一的王陽曾說過這么一句臺詞。因為中國人還是比較重情義,在生意上顧及了情義,可能生意就做不起來;太商業化了,好朋友又要罵你冷血了,橫豎是難題。
濕地陽光公司的3位合伙人就是好朋友。他們不諱言太密切的相處會產生以前未曾想到過的矛盾,但正因是年齡相仿的朋友,矛盾更容易化解。為了共同理想,一起商量,有活一起干,推動項目的進展。
“以后我們要在肯德基掛上濕地陽光公司辦公室的牌匾。”王鵬亭開玩笑說。從公司籌備到現在正式走上軌道,每人一杯豆漿,然后在肯德基討論三四個小時,已是他們集體辦公的常態。
陽光濕地公司小而靈,精而快,不需要那么多報批、審核,不需要那么多規章制度,只要有靈感,就可付諸行動。這類在深圳商事登記制度改革受益的小型科技類公司,效益很高,步伐輕盈,活力迸發。3個小伙子說:“ 朋友合伙更合拍!”(何泳)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