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夏,葉飛率領以新四軍六團為骨干的“江南抗日義勇軍”(簡稱江抗),進軍東路地區,開創了蘇南東路地區抗戰的新局面。同年冬,“江抗”主力西撤,在江南特委的領導下,留在東路地區的部分“江抗”干部及傷病員和地方工作同志,重建“江南抗日義勇軍東路司令部”(簡稱新江抗),堅持了這一地區的游擊斗爭。1940年春,譚震林到東路組織軍政委員會,主持黨政軍全面工作,創建了蘇常太、澄錫虞為中心的蘇南東路抗日游擊根據地,并不同程度地發展了青昆嘉、浦東、澄西和太湖、淀山湖地區的游擊戰爭。蘇南抗日根據地的領導中心一度移到了東路地區。1941年夏秋,日偽在江南逐區重兵清鄉,新四軍六師師部率十八旅退出東路地區,轉戰江北蘇中江高寶地區。1944年秋,重建中共蘇常太工委,隸屬蘇中六地委領導。至抗戰勝利前,已建立4個縣委、17個區委,恢復6個縣抗日民主政府。東路人民積極配合和支持了部隊的抗日行動,到處傳誦著軍愛民、民擁軍,軍民魚水情的動人事跡。
2020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也是蘇南東路軍政委員會成立80周年,為紀念這一重大歷史事件,弘揚抗戰精神,豐富館藏資料,決定面向社會廣泛征集新四軍及一師、六師、地方黨政武裝在東路及周邊活動的革命史料和文物,特通告如下:
一、征集內容
1、抗日武裝情況。一是新四軍在蘇南東路及周邊地區活動經歷;二是其它抗日武裝在東路分布與發展情況。
2、主要戰事。在廣大人民群眾支持下,新四軍及共產黨組織的地方抗日武裝與日偽頑戰斗的場景與事跡。
3、組織工作。一是抗戰時期東路黨組織的建立、發展及活動情況;二是統戰工作、抗日救亡運動和社會各界包括海外僑胞支援抗戰活動史料。
4、抗戰人物。對抗戰作出重要貢獻的新四軍指戰員、醫護人員、民抗隊員、革命英烈、紅色群眾。
5、史料載體。一是文獻類史料,包括電報、命令、布告、文件、信件、宣傳品、重要人物的筆記等原始資料;二是實物類史料,新四軍、江抗、新“江抗”、一師、六師等和地方黨政武裝使用過的實物和有紀念意義的生活用品等,包括旗幟、證件、武器、照片、出版物等原始物品,以及抗戰老兵的遺物 (照片、書信、稿件、日常生活用品、立功受獎證書、獎章等)。
二、征集要求
1、觀點要正確,事件人物的史實要真實、具體。體現“親歷、親見、親聞”特色。要有代表性、有史料價值的事件或片斷,不拘體裁,長短不限。
2、提供的實物、圖片、圖書、音像、報紙、書刊等請附簡短的文字說明,時間、地點和經過要清楚。史料形成時間應為1937年7月至1945年10月期間,原則上以蘇南東路及周邊區域為主。
3、資料持有單位或個人要求繼續保存原件的,在進行復制、拍照后退還原件。重要事件的當事人、知情人主動提出回憶講述有關事件情況的,將及時安排專訪,整理為口述史料并妥善保存。對于無償捐贈或提供征集搶救工作重要線索者,將向捐贈者頒發證書。
4、征集史料結尾請注明作者和整理者姓名、身份、寫作時間。電子稿件請在標題前面注明“常熟市沙家浜革命歷史紀念館革命史料”字樣。
來信請寄:常熟市沙家浜革命歷史紀念館史料征集組
地 址:江蘇省常熟市沙家浜鎮蘆葦蕩路188號
電子郵箱:642066881@qq.com
電 話:0512—52506531
聯系人:朱衛芳 馬嫻斐 姚怡秋
常熟市沙家浜革命歷史紀念館
蘇州市新四軍暨華中抗日根據地歷史研究會
2020年6月20日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