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經省人民政府同意,廣東省林業局正式印發《廣東省濕地保護規劃(2023-2035 年)》。《規劃》共8章33節,立足于我省濕地資源分布及特色,分析研判了當前存在問題與發展形勢,聚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重大戰略決策部署,突出重要區域濕地保護修復,對全省濕地保護工作進行科學規劃,規劃期限為2023-2035年。
實施濕地保護五大重點工程
《規劃》基于全省濕地自然資源稟賦與空間分布,構建“一核一帶五江多點”的濕地保護總體格局,統籌濕地保護發展,筑牢生態安全基礎。“一核”指珠三角濕地生態空間優化核,“一帶”指濱海濕地生態屏障帶,“五江”指依托東江、西江、北江、韓江、鑒江五大骨干水系脈絡形成的重點流域河湖生態功能區域,“多點”指濕地保護重要生態節點及濕地保護綜合效益突出點。
《規劃》提出,實施重要濕地建設工程、“濕地公園+”建設工程、紅樹林保護修復工程、濕地生態監測網絡建設工程和“小微濕地+”建設工程五大重點工程。
到2025年
全省重要濕地數量達到50處以上,建成“濕地公園+”21處以上;完成《紅樹林保護修復專項行動計劃(2020-2025年)》提出的2020至2025年營造修復8000公頃紅樹林“硬任務”;布設省級以上濕地生態監測站點10處以上;建設“小微濕地+”15處以上。
到2035年
全省建立完善的濕地分級管理體系,各級重要濕地管理規范化、系統化;充分發揮“濕地公園+”引領作用,全省濕地公園建設質量有效提升;紅樹林保護高質量發展格局基本建立;實現國家濕地公園和重要濕地生態監測站(點)布設基本覆蓋;初步實現“生態濕地、人文濕地、共享濕地、智慧濕地”的發展愿景。
廣東持續加大濕地保護力度
據統計,目前,全省濕地總面積 190.68 萬公頃,占全國濕地總面積的3.38%,分布有紅樹林地、森林沼澤、灌叢沼澤、沼澤草地、沿海灘涂、內陸灘涂、沼澤地等13個類型。其中,全省紅樹林面積約1.1萬公頃,居全國第一。
近年來,廣東持續加大濕地保護力度,嚴格濕地用途管控、構建濕地保護體系、實施濕地保護修復工程,不斷提升濕地多種服務功能。全省濕地總量保持穩定,濕地分級管理體系基本成型,濕地保護體系日益完善,重要濕地區域水鳥種群數量明顯增加,濕地生態系統狀況得以改善,濕地生態修復成效逐步顯現。目前,全省共有國際重要濕地6處、國家重要濕地3處、省級重要濕地27處、國家濕地公園27處、省級濕地公園6處、“小微濕地+”15處。
據廣東省林業局相關負責同志介紹,下一步,廣東將全力推進深圳國際紅樹林中心、重要濕地、“濕地公園+”“小微濕地+”建設,推進濕地分級管理和保護修復,構建“一核一帶五江多點”的廣東濕地保護新格局,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美廣東。
供稿:事務中心
發布:廣東林業融媒體團隊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