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行生活妙在其中(九十一)
過村看桃花系列三
人的生活怎樣才是最美?是城市里的燈紅酒綠?還是鄉(xiāng)村草木阡陌之上的日出日落?
說鄉(xiāng)村美吧,很多人都爭搶著到城里去居住,現在很多地方的農村年輕人結婚,一定要在城里買一套房子才有面子,心里面才舒服,才覺得愛一回才值得,不管戶藉在哪兒,也不管一旦住到哪兒依靠什么生活,就認為自己在文明的區(qū)域里擁有一席之地,身價就會非同一般。人類社會發(fā)展的未來,城鎮(zhèn)化也是一種不可回避的趨向。城鎮(zhèn)化可以集約化使用有限的資源,可以讓資源服務人類的效益最大化,可以把更多的地球資源讓給其它生命維護生態(tài)的平衡。
說城市條件好吧,近幾年卻風行活外活動。我認為這不是一種時尚的追求,而是生活的需要,生命的需求。因為城市生活的缺陷是廢物集中排放強度大,盡管投資建設園林的力度史無前例,效果也著實讓人親歷了草木的許多難能可貴之處,但不能否認,廢物的大量沉積還是讓人感覺到了諸多的忍耐和不舒服。人們的認識和自然的選擇存在著差異,這是人類科學與自然規(guī)律之間的矛盾,城市與鄉(xiāng)村的選擇,有舒適與健康的理論,也有完善認識走向盡善盡美的愿望。今天我們追求的戶外活動,是希望與向往的真誠結合,到近水的樓臺上先得月,自然會收益匪淺。
山坡上凸顯出兩棵老槐樹,在一條看似古老的山路旁,直面風霜雨雪日落日出,歷經蒼桑,虬枝橫空,與坡上春榮秋枯的草木相比,有鶴立雞群之感,與嬌美的桃花,清新的楊柳,潺潺的流水,冉冉中升的麗日,畫出了一幅最平淡的田院風景。一邊是會變其形而不會變其質的黃土坡,一邊是人去院空的幾孔老窯,象是一部書,沒有寫完的書,我們只能這樣去讀,什么時候能讀完,作者說不清楚,我們也說不清楚。世間的事就是這樣,永遠不可能有結束。
“這兩棵古槐有五百年了。”帶隊的徙步之家群主“口天”給驢友們這樣介紹。他肯定也是聽說的。估計這樣的說法一是來源于縣志,二是來源于老者聽老者的傳說。不管怎么樣,這也是見識中的學識,是隨群活動的好處之一。我天馬行空戶外活動有好長時間了,也遇到過不少帶有色彩的人與自然相處的神奇文化,可無論如何是無法想象或著去推論某事某物的經典和傳奇的。也許這兩棵古槐有八百年也說不定,也許它們的歲數也就是三百年而已,最其碼現在只能是這么想??墒菬o論如何不能坦露不同的心聲,就順著一種美好的思路在浮想聯翩中去想象,在已緣遇的桃花運中暢想即將的到來。
地上的幾片綠葉在陽光下微笑,它們沒有花的艷麗和芬芳,估計也不會被思念,更不會得到關注與喝彩,看樣子它們沒有感到卑微,是它們的訴求已經滿足?還是它們看透了一切,短暫的一生,知足就是幸福。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fā)布的原創(chuàng)作品,版權歸發(fā)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fā)布的轉載作品,由發(fā)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guī),無商業(yè)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guī)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