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近六年的精心籌備,近日,廣東陽東壽長河紅樹林國家濕地公園順利通過了試點驗收,成為我省首個獲得“國字號”的河流型濕地公園。這是繼海陵島紅樹林國家濕地公園試點成功后,我市新增的又一張國家級生態名片。
今天上午,記者來到壽長河紅樹林國家濕地公園看到,冬季的紅樹林郁郁蔥蔥,枝葉繁茂,不少鳥類和灘涂上的小魚依然活躍,在冬日暖陽的映照下,顯得生機勃勃,自然和諧。
據介紹,壽長河紅樹林國家濕地公園總面積為423.91公頃,濕地率達98.01%。依托紅樹林天然優選的生態環境,超過550種野生動、植物在此棲息,有20多種國家珍稀瀕危保護物種,其中包括黑嘴鷗、黃胸鹀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常年在此“安家”或過冬。為了保護這一自然資源豐富的“寶藏之地”和珍稀動植物生存繁衍的“美麗樂園”,壽長河紅樹林國家濕地公園采用了“天空地”一體化自然資源和管理系統,對園區內的動植物生長情況、數量品種以及生態環境進行實時監控,確保園區內生態的平穩運行和安全。
廣東陽東壽長河紅樹林國家濕地公園管護中心 科研監測宣教股 趙善標:
對紅樹林進行保護后,我們在平常開展科研監測工作的時候,會把生物多樣性的調查數據實時上傳到“天空地”一體化監測系統中。現在我們的生物多樣性明顯增多了,這兩年增加了46種動植物,特別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比如說豹貓、畫眉鳥等,數量明顯增多。
除了運用科技手段開展日常監測管理,讓園區生態多樣性不斷豐富、自然環境持續優化外,近年來,公園通過加大投入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扎實推進林長制工作、加強生態修復和濕地生態保護、強化科普宣教力度、加大對破壞濕地資源行為的執法力度等舉措。 截至目前,壽長河紅樹林國家濕地公園累計投資約5000萬元,用于建設公園基礎設施和推行林長制工作;累計種植修復的紅樹林面積達500畝。2019年被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納入“中國沿海濕地保護網絡”成員單位。
2022年8月,壽長河紅樹林國家濕地公園順利迎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專家考察組驗收。今年12月順利摘下全省首個“國字號”河流型濕地公園的榮譽稱號。壽長河紅樹林國家濕地公園成為陽江市著名的科普教育基地之一,并樹立起天然紅樹林保護與人工紅樹混交林營造的典范。
廣東陽東壽長河紅樹林國家濕地公園管護中心主任 羅永尚:
通過國家驗收之后,我們將繼續堅持“全面保護、科學修復、合理利用、堅持發展”的原則,采取多種措施,不斷加強濕地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提高全社會濕地保護意識。下一步,我們將創建成廣東省重要濕地、廣東省科普教育基地和3A級旅游景區,不斷提升管理能力,推動國家濕地公園高質量發展,讓公園建設成果惠及廣大群眾,為生態文化建設和美麗陽江作出貢獻。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