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地污染是濕地退化重要標志,也是中國濕地面臨的最嚴重威脅之一。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排放,以及農業面源污染使許多河湖(如巢湖、滇池、太湖等)濕地及沿海水域水質惡化,加速某些濕地水體富營養化和寄生蟲的流行,生物多樣性受到嚴重危害。
我國的主要湖泊中有52% 以上受到不同程度污染,主要污染物是CODMn、酚、氨氮等。同時湖泊普遍受到氮、磷等營養物質的污染,富營養化程度嚴重,75%的天然和人工湖泊出現富營養化;其中10% 的
湖泊達到嚴重的富營養化程度(王蘇民等,1998)。
我國江河水質污染主要為耗氧有機物。1999 年全國工業和城市生活廢水排放總量401 億噸。據對遼河、海河、黃河、淮河、長江、珠江、松花江等水系監測,有63.1% 的河段水體遭到污染。長江接納污水量最大,平均每日接納廢污水量達3569萬噸( 沈茂成,2000)。2005 年,長江、黃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和遼河等七大水系的411個地表水監測斷面中,Ⅰ~Ⅲ類、Ⅳ~Ⅴ類和劣Ⅴ類水質的斷面比例分別為41%、32%
和27%。其中,珠江、長江水質較好,遼河、淮河、黃河、松花江水質較差,海河污染嚴重。主要污染指標為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高錳酸鹽指數和石油類。低于Ⅳ類水質的水,由于水中有害
物質含量已高出有關規定的指標,影響人體健康,不能作為飲用水,也不能作為漁業用水。
海岸帶濕地水質和底質污染主要是由陸源污染物引起的。沿海10 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每年排入海中污染物總量657 萬噸(國家海洋局,1996)。其中以有機污染物為主,占93.51%,其次是石油類、重金屬、有機氯農藥等。海岸帶污染引起赤潮發生頻繁、生物資源質量下降、局部灘涂成了死灘(楊積武,2001)。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