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在海珠濕地一期舉辦的“石硤龍眼節”正式開鑼,入園游客除了可免費品嘗地道的土華石硤龍眼外,還能低價購買;濕地公園還邀請村民、清潔工和網友等近100個家庭參與龍眼節摘果活動。據濕地辦透露,下一步萬畝果園的果實或將建立品牌,走向市面銷售;濕地公園也正計劃籌備運營平臺,探索創收模式。
產量保守估計達數百噸
據濕地辦人員介紹,海珠濕地現存果林約1萬畝,盛產荔枝、龍眼、楊桃等嶺南佳果,其中三四成為龍眼樹,共20萬余株且古樹眾多,由于龍眼尚未采摘完,保守估計今年收成有數百噸,“雖說不上大豐收,且疏果疏花仍不夠徹底,但今年萬畝果園龍眼收成是近20年來最好的一年。”
據悉,這次龍眼收成近七八成將免費回饋給當地村社村民、果農,其余則供游客品嘗或免費送至海珠區供銷社,在區內農超對接超市售賣,“前年售價為7元-8元/斤,去年失收,今年價格4元-5元/斤,比市面上其他石硤龍眼貴2-3元。”海珠區東風村果農林叔說。
據省農業科學院龍眼研究室主任潘學文介紹說,萬畝果園盛產龍眼,是石硤龍眼的原產地,清朝已有連片種植的記載,至今已有數百年歷史。早在民國初期,海珠片區便有石硤出口之歷史,海珠石硤龍眼曾大量出口港澳及東南亞地區,解放初期更達盛期,香港的“果欄”一度只認土華石硤。
收費配套項目將經過審批
今年萬畝果園大部分荔枝、龍眼都免費饋贈給當地村社,但海珠濕地辦負責人稱,這種做法不會持續太久。潘學文也表示,土華石峽龍眼價格和質量上有一定優勢,應打造品牌,推出市面銷售,或以摘果樂的形式讓市民有償體驗,走營收模式。
據該負責人透露,目前,海珠濕地分為維護中心和科研宣教部門,負責濕地管養和科研工作。目前,濕地辦正在籌備濕地運營中心,屬公益三類單位,有收費資格,為創收搭建平臺,預計今年內籌建完成。日后,濕地或將增加一些收費配套項目,如電瓶車、濕地游船和釣魚點等,摘果或售果也包含其中,甚至考慮與商家合作開展活動或開發親子旅游;這些收入將全部歸入區財政系統,收支兩條線。
設經營項目是否擔心被市民詬病?該負責人稱,就算收費也只是配套設施成本費用,主要用于減輕財政負擔。“海珠濕地維護費巨大,單單海珠湖一年綠化管養和保安保潔支出就約700多萬元,目前全靠區財政支持,長期如此不現實。搭建運營平臺雖不可能盈利,但起碼減輕財政負擔,也作為濕地景區管理的一種有效探索”。
不過該負責人強調,收費的配套項目將會經過物價部門審批,并發問卷征求市民意見;與商家合作活動則會嚴格拒絕純商業性,必須與生態教育主題切合。
我也說兩句 |
![]() 林子大了什么鳥沒有啊?祝踩的死全家!!!!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