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市綠化市容局公布了上海第二次濕地資源調查結果。本市濕地面積達37.7萬公頃,其中自然濕地面積為31.91萬公頃。
家底有喜有憂
上海濕地“家底”一公布,業內有喜有憂。
喜的是,人工濕地面積增加較快,較十年前增加近18倍。和第一次調查相比,新增5.7萬公頃。
憂的是,近海與海岸濕地減少5萬多公頃。減少原因主要是過度利用,灘涂濕地圍墾、長江上游來沙減少以及海岸帶侵蝕等。
市綠化市容局副局長蔡友銘表示,上海“十三五”規劃明確,對自然濕地的保有率要維持在現有30%左右的指標上,而且爭取略有增加。
規劃濕地公園
蔡友銘透露,臨港新城一塊接近2000畝的濕地區域暫時保留,新的候鳥棲息地也正在規劃,其中有300多公頃的濕地公園。“濕地對于上海的過去未來都很重要。”蔡友銘表示,濕地對臺風有消納作用,對城市生態安全非常重要;濕地還可為城市提供淡水資源,為農林業提供資源。
此外,濕地還有旅游、觀光等作用。濕地還是上海市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區域,全市調查到濕地植物80科209屬321種,調查到大型底棲動物144種、脊椎動物307種,其中濕地鳥類182種。
修復自然濕地
市綠化市容局局長陸月星表示,本市將通自然濕地保有率和濕地保護率兩個指標來保護既有自然濕地。全市將重點保護和恢復一批自然濕地時態系統。“這些濕地修復項目的實施,可讓老百姓親近自然、走進自然、享受自然。”
蔡友銘介紹說,這些項目包括崇明東灘鳥類保護區實施的互花米草治理和鳥類棲息地生態修復工程,嘉定瀏河、松江泖港濕地、淀山湖周邊、浦東外環金海濕地的修復工程,青浦區黃浦江源頭、閔行區浦江鎮兩棲類動物為保護對象的棲息地修復工程等。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