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趙靜):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的隆寶濕地自然保護區位于海拔約4200米的高原草甸,是中國海拔最高的自然保護區,也是世界海拔最高的保護區之一。這里是一塊狹長形的地帶,東西延伸25公里,南北向寬約4公里,面積1萬公頃,位于三江源,即長江、黃河和瀾滄江源頭地帶的核心區域。這里,還被譽為“黑頸鶴故鄉”。
驅車在隆寶鎮的鄉村公路上,我們沿著隆寶濕地的邊緣尋覓黑頸鶴的蹤跡。向遠處眺望,綿延的雪山環繞著這一塊在深秋依然水草豐潤的“鳥兒樂園”,通天河的支流益曲河從這里穿過,形成5個大小不一的淺湖泊,把整塊草甸割據成一塊塊的小島或是沙洲。每年4月,黑頸鶴會從南方遷徙至此,繁衍生息,待到草木枯黃時節,便帶上已經可以展翅高飛的小鶴們回到溫暖的南方過冬。深秋時節,大多數候鳥已經遷徙去了南方,但隆寶濕地上依然可以見到少量的黑頸鶴和白鷺。
隆寶濕地自然保護區成立于1984年,至今整整30年。1986年,它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并在政府的支持下在濕地邊緣設立了一個保護站。文德江措便是從鄰縣的教師崗位調來做鳥類和濕地保護工作的,一干就是30載。
“那時候我才二十五、六歲,我從州上畢業分到治多去了,我想調回來保護這些鳥類。第一個就是我老家是這里的,(還有)看著比如夏天鳥類下蛋期間,老鄉們把鳥蛋全都拿完了,我調回這里,怎么個保護法我都知道,什么時候能來小偷,什么時候能保護,怎么樣的情況下能保護,這些我都清清楚楚的。”
文德江措說,自己一開始主動提出要調回來保護濕地,當地政府還有些半信半疑。
“反正我就對鳥類有感情。當時政府也不太相信:你調到這里是不是真的?是真保護是假保護啊?我說:是真的,你不相信你看著嘛!要是不保護、是假保護的話,把我調回去就可以了。就這么個話。”
文德江措兌現了自己的承諾,在他的看護下,保護區的鳥越來越多了。
“白天黑夜都要看,晚上不看的話就沒保護到。我到這里來了以后,剛開始第一天蛋都不見了,全部被拿完了。然后我在湖中間下個帳篷,白帳篷,每天晚上拿著槍,拿著把望遠鏡,白天黑夜地看,凌晨1、2、3點都要看,這樣保護了以后,慢慢地拿的人也少了,鳥類也增加了。”
文德江措說,他按照濕地南北向寬度的最短距離,測算出一個人如果要進去再出來最少需要半個小時,于是他給自己設定了每半個小時一響的鬧表,鬧表一響他就用他的高倍軍用望遠鏡進行例行察看。
“二十六、七年了,我跟這個望遠鏡。受傷的、破壞鳥類的、還有它們生活的情況都要看。心情好的話,那它們也唱歌,也跳舞,走路也不一樣,有精神。沒精神的話說明它病了。”
如果發現生病或者受傷的鳥,文德江措會將它們帶回保護站,再請來獸醫為它們醫治。除了每天的定點檢視之外,每個月他還會開著車,帶上望遠鏡,環繞濕地清點各種鳥類的數量。
“一年比一年多了。數量也多了,種類也多了。現在有六十二、三種。原來黑頸鶴的數量,剛開始的時候二十四只,我剛保護的時候,現在過了二十幾年了,已經達到216只。像斑頭雁,原來一萬來只,現在3萬多只了。像其它鳥類也越來越增加了,像原來牛背鷺、白鷺這些鳥類都不存在,沒來過。”
文德江措說,一年當中最忙的時節是每年的3至7月,因為鳥兒們會在4、5月份集中下蛋,6、7月份雛鳥剛孵化出來,這也是它們最易受攻擊的時候。
“4月份,5月份,6月份這三個月必須帳篷下到湖中間,因為是下蛋那段時間,小雞(指雛鳥)出來那段時間。4月17號開始下蛋,一直下到5月17號,一個月的時間下蛋,然后6月份的時候(小鳥)就出來了,小雞出來了以后這里野狗、狼、狐貍,反正對鳥類不利的事情很多。”
如今,隆寶濕地上的鳥類數量與種類越來越多,當地百姓愛護鳥類、保護鳥類、維護生態環境的意識也有了明顯提高。這都是文德江措數十年來工作的成果。他說,近幾年的保護工作已經輕松多了,因為人類傷害鳥類的事件已大大減少。
“他們現在也明白過來了,現在保護的意識他們弄清楚了,他們也開始保護了,我們的工作比原來輕松了,哈哈。現在好保護了,剛開始我過來的時候,真正不好保護,晚上有些(人)拿石頭想砸我的頭。”
玉樹州農牧局局長才仁扎西也表示,保護站的職責除了保護本身,向當地百姓普及相關知識和法律法規也是一個重要的部分。
“這個保護站的職責一個是它有自己的執法人員,對破壞野生動物的,破壞草場植被的這些人采取一些強硬的懲罰,第二個它的更大的一個職責就是給廣大的老百姓教點生態保護的相關知識和法律法規的政策。”
才仁扎西說,隆寶濕地是整個玉樹的腎臟和凈化器,保護生態是三江源核心區和當地藏民當仁不讓的使命。
“我們這個地方定位就是保護好這個生態。現在我們國家啟動三江源的二期保護項目,國家投資將近160個億。隆寶不過是玉樹這里的一個小的保護站,整個玉樹都是國家三江源的保護區,這里面禁止采挖一切資源,牲畜的生產上面也進行一些限制。不是我們GDP怎樣怎樣,我們經濟發展到什么程度,我們沒這個要求。”
今年已經56歲的文德江措是保護站里工作時間最久的保護員。長年的濕地生活讓他患上了關節炎,他自己也說“歲數大了,該退休了,身體一年不如一年”。然而當他從望遠鏡中迅速找到黑頸鶴一家三口時,他的臉上突然就洋溢起興奮的光,呼喊我們趕快欣賞黑頸鶴翩翩起舞的頎長身姿。
“反正我對這個工作有興趣干。來這兒三十來年了,已經習慣了。他們天天這里待的話,他們說沒意思,來上一、兩趟的話,他們說有意思,是不是?現在56歲了,再過上幾年就退休了,也該退休了。”
當半小時的鬧鈴響起,文德江措又要快樂地去忙碌了。三十年如一日,他堅守在隆寶濕地,默默守護和陪伴著他心愛的鳥兒。
我也說兩句 |
E-File帳號:用戶名: 密碼: [注冊] |
評論:(內容不能超過500字。) |
*評論內容將在30分鐘以后顯示!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