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在鄱陽湖邊有大量的釘螺,它們是血吸蟲的中間宿主,為血吸蟲病的傳播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助紂為虐,害人不淺。可自從飛來了成千上萬只候鳥灰斑鴴后,釘螺的家族受到了毀滅性的打擊。這是怎么回事?原來,這其中有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呢。
話說當年有一只名叫蠣鷸的鳥在鄱陽湖邊找吃的,驚喜地發現一只大河蚌在泥灘上曬太陽,兩扇蚌殼完全張開,殼內蚌肉鮮美誘人。蠣鷸毫不思索地伸嘴進去叼肉,不料河蚌突然緊閉蚌殼,夾住它的嘴就是不肯松開,弄得它進退兩難。正在雙方僵持不下的時候,一位漁民走了過來,將蠣鷸和河蚌一起抓走了。這就是家喻戶曉的“蚌鷸相爭,漁人得利”的故事。在故事發生的現場,有一只灰斑鴴目睹了一切,急得直跺腳,禁不住叫了起來:“河蚌太傻了!只要你先松開蚌殼,你們倆個都可以逃跑,不至于都被抓走。”突然,它感覺腳底下一陣刺痛,抬腳一看,原來腳掌破了幾個口子,鮮血直流。這時,從地面上傳來一陣陣低微的責難聲:“你講的話也太偏心了吧!只知道為你們鳥類辯護,若不是蠣鷸要吃河蚌會發生這種慘劇嗎?都怪你們鳥類嘴饞!我們螺蚌類也不是好惹的!要讓你們償償我們的厲害!”灰斑鴴又感覺腳底下一陣刺痛,低頭一看,原來地面上有一大群釘螺,正用它們那尖尖的釘子一樣的尾部攻擊它的腳掌,嘴里還罵個不停。灰斑鴴氣急了,與它們發生了激烈的爭吵,無奈寡不敵眾,只好帶著一腳的傷痕,帶著一肚子怨氣飛走了。從此,灰斑鴴與釘螺結下了世仇。后來,隨著人們保護鳥類的意識的提高,灰斑鴴的家族壯大很快,成千上萬只灰斑鴴生活在鄱陽湖邊,為了復仇,只要是發現了釘螺,一律將它們連殼一起吃掉,用胃磨碎螺殼,消化掉螺肉,將它們徹底消滅。一只灰斑鴴平均每天可以吃掉50只釘螺,最多時可吃掉90只釘螺。正因如此,鄱陽湖邊的釘螺家族日漸衰敗,有些地方已難見蹤跡。如今,在鄱陽湖邊流傳著一段順口溜:
血吸蟲,是瘟神,
染上瘟神不安寧。
小釘螺,沒良心,
幫助瘟神害百姓。
灰斑鴴,大英雄,
消滅釘螺為人民。
鄱陽湖邊風雨大,
歡迎飛進我家門。
做人當學灰斑鴴,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