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時刻新聞11月24日訊(通訊員 楊壯壯 余志斌 鄧雷 胡岸巖)11月22日,桂陽縣選調生“桂在行動”宣講團帶領桂陽縣珺山小學20余名學生,走進舂陵國家濕地公園宣教中心開展生態文明實踐活動。
“綠色發展道路廣,生態文明理念強;金山銀山在山水,世代傳承護家園……”桂陽縣選調生和學生們在舂陵國家濕地公園宣教中心門前,用飽滿的熱情、真摯的感情,鏗鏘有力地朗誦了《中華生態文明頌》,用聲音呼喚著每一個人心中的綠色夢想,表達了學生們對地球家園的熱愛以及對生態文明的珍視,也讓大家看到了新一代青少年對生態環保事業的積極態度和行動,贏得了現場游覽者的陣陣掌聲。
在舂陵國家濕地公園的濕地生態系統微模型,以及栩栩如生、形態各異的濕地特有動植物標本前,講解員為學生們介紹了濕地公園的自然風光、舂陵濕地重點保護的動植物、濕地生態系統的構成、功能、凈化原理以及所面臨的威脅,引起了學生們濃厚的興趣。
學生問道:“濕地的生態這么脆弱,如果遇到洪水或者干旱這樣的自然災害,濕地會不會被徹底破壞呢?”講解員耐心地說:“濕地確實對環境變化較為敏感,但它也有一定的自我調節和恢復能力。在面對洪水時,濕地可以像海綿一樣儲存大量水分,減輕洪水對周邊地區的沖擊。在干旱時期,濕地中的一些植物和微生物會進入休眠狀態,等待合適的時機再次復蘇。”
“桂在行動”宣講團帶領學生們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生態環保實踐活動。在“生態宣講小使者”實踐活動中,宣講團成員鼓勵學生們發揮創意,用自己的方式表達環保理念。學生們向游覽者進行了生態文明宣講,他們由被動的聽講者轉變為了“生態宣講小使者”,宣講由一個人轉變為一群人,既加強了學生的參與感和體驗感,也擴大了生態文明宣講的影響力和覆蓋面。
在“生態清潔小義工”實踐活動中,宣講團成員為學生們分發了環衛鉗和垃圾袋,指導他們分組行動,將散落于宣教中心周邊的塑料瓶、煙蒂、包裝紙等垃圾逐一撿起、分類處理。
作者:楊壯壯 余志斌 鄧雷 胡岸巖
編輯:唐哲寧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