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濕地生態系統保護 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
2008-03-05 10:28:44
時至今日,全球氣候變化已成為人類社會和自然生態系統面臨的共同挑戰。由于人類對化石燃料——即煤、石油、天然氣等貯存在地層中的含碳燃料——的過度消耗,導致了大氣中CO2等溫室氣體濃度急劇增加,進而造成了全球氣候增暖,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溫室效應。全球氣候變化不僅僅表現在溫度趨暖,全球降水格局也正在隨著氣溫升高而變化,高溫、強降水、強熱帶風暴等極端氣候的發生頻率也呈增長趨勢。
濕地與森林、海洋并稱全球三大生態系統,它與全球氣候變化的關系十分密切。一方面,濕地與水的特殊關系,使得溫度及降水的變化對濕地的影響極為顯著,降水變化會直接引起濕地水量變化,溫度變化也會影響水質,大量濕地生物的生存會因此受到影響,海平面上升則直接威脅著沿海濕地……生活在濕地的各種物種,以及整個濕地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能量流動都面臨著氣候變化帶來的沖擊。
另一方面,濕地生態系統對氣候變化也有影響:濕地是各主要溫室氣體的“源”與“匯”,它同時扮演了儲碳器和吸碳機的角色:泥炭濕地雖僅占陸地面積的3%~4%,但卻儲存了5400億噸碳,占全球碳儲量的1.5%,以及陸地植被嚇土壤中碳儲量的25%~30%。一旦濕地遭受破壞,濕地中儲存的碳便會以CO2和CH4等溫室氣體的形式進入大氣,進一步加快地球升溫;而保存完好的濕地每年卻在吸收大氣中的碳,其單位面積的固碳能力達到686噸/公頃,甚至遠遠超過熱帶森林生態系統(244噸/公頃),為減緩溫室氣體增加做出了不可忽視的貢獻。濕地的消長可能引起大氣中溫室氣體含量的變化,進而影響全球氣候變化的態勢與速度。
與此同時,當我們面對氣候變化所帶來的各種沖擊時,濕地生態系統也以其調蓄洪水、涵養水源、調節區域溫濕度等生態服務功能,為我們構筑了一道防御災害的屏障。濕地在蓄水、調節河川徑流、補給地下水和維持區域水平衡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當氣候變化引發洪、旱災害時,濕地既能夠收納來自降雨、河流過多的水量,從而避免發生洪水災害,同時保證相對穩定的水源供給。長江中下游的洞庭湖、鄱陽湖、太湖等許多湖泊都發揮著重要的儲水功能。此外沿海許多濕地抵御波浪和海潮的沖擊,防止了風浪對海岸的侵蝕。
保護濕地,不僅能夠保護地球物種與生態系統的多樣性,也能夠提高人類社會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影響的能力。
參加對象
在匯豐銀行和可口可樂公司的資助下,2008年濕地使者行動仍然以高校環保社團隊伍為單位開展活動,任何有志于環境保護和自然保護的朋友均可組隊報名參加投標,并有機會接受主辦方的培訓,成為濕地使者并開展實地活動;這是一個與全球知名環保組織合作,投身自然保護活動的絕佳機會。
活動內容
氣候變化對自然環境及人類生活的影響日益顯著,引導公眾科學地面對這一現狀隨之成為迫在眉睫的工作。2008年濕地使者行動將宣教作為活動的主要內容,主辦方鼓勵濕地使者們動用各種宣傳手段,廣泛傳播濕地與氣候變化的相關知識和理念,倡導對濕地科學合理的利用及切實有效的保護,以發揮濕地的生態功能,更好地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負面影響。各隊伍及其成員要在WWF(中國)濕地使者論壇(http://www.wwfchina.org/bbs/wetland.htm)和“濕地保護”網(www.wetland.gov.cn 或www.antanger.cn )上進行注冊,將參加活動的動態情況、感想和體會以及有關圖片在濕地使者論壇和濕地保護發布,同時還要積極廣泛地聯絡當地媒體和NGO,以達到宣傳公眾、教育公眾,增強本活動輻射力的效果。
每支活動隊伍都將獲得主辦方提供的服裝、海報等宣傳材料和培訓,及1500元資金支持。
除所有隊伍均需進行的宣傳活動外,主辦方還提供專項資金,支持5-8支入圍隊伍開展專題調研活動,具體活動內容和遴選方式將在培訓中公布。
活動程序
2008年濕地使者行動活動程序增加初選環節,請各隊留意。
初選:有意參加活動的各隊需下載初選競標方案表格,填寫并遞交主辦方。初選入圍隊伍數量約為35-40支。
培訓:主辦方將于四月中旬至五月中旬分別安排3-4次面向初選入圍隊伍的培訓,有關專家為參與者詳細解讀氣候變化與濕地的關系,主辦方還安排了問題分析及目標轉化、項目設計、宣傳、調研技能等內容,這些知識和技巧對各隊提高活動能力大有裨益。
基礎調研及方案完善:培訓結束后,各隊可以繼續收集相關材料,針對活動地情況進一步完善活動計劃。
復選:各隊須在5月31日前將最終活動方案遞交主辦方。主辦方將通過方案評分以及網上答辯的形式確定最終參加隊伍。正式活動隊伍的名額在30支左右。
實地活動:各隊按方案開展宣傳活動,主辦方會派遣協調員了解各隊活動情況。
總結與頒獎:活動結束后,各隊上交總結報告,主辦方將舉行頒獎儀式獎勵、表彰表現杰出的隊伍。
活動地區
本年度活動在全國范圍內展開,長江流域仍然作為今年最主要的活動開展區域,來自云南省的隊伍也可將目光投向瀾滄江流域,其他地區的隊伍同樣有機會獲得支持在本地開展活動;在今年的活動中,主辦方特別希望各支隊伍能夠著眼身邊,選取學校所在城市內、城市周邊、或距離較近的濕地開展活動;除特殊情況外,不支持跨省區,遠距離開展活動。
活動時間表:
3月3日 發布方案,開始接收初選競標方案
3月21日 初選競標方案截至接收
3月28日 公布初選結果,發布培訓通知
4月中旬至5月上旬 濕地使者培訓
5月至6月,各隊進行基礎調研,完善競標方案
5月31日,正式競標方案截止接收
6月14日,正式競標網上答辯,活動隊伍產生
7月中下旬 中國大學生論壇暨啟動儀式(成都)
7-10月 實地活動
12月-09年1月 頒獎
獎項設置:
一等獎1個 獎金5000元
二等獎3個 獎金2000元
三等獎6個 獎金1000元
優秀獎10個
另設單項獎:
最佳影像記錄(視頻)獎1名(授予團隊) 400元
最佳影像記錄(圖片)獎1名(授予團隊)400元
最佳文字記錄獎1名(授予團體) 500元
最佳媒體報道獎1名 500元
最佳圖片作品 1名(授予個人),獎勵自然攝影教材一冊
最佳文字作品1名(授予個人),獎勵特色環保文具一套
特別貢獻獎3名 800元,(授予出色完成調研任務的團隊)
請各有意參加活動的隊伍盡快下載競標方案的標準格式,按要求填寫完后于2008年3月21日以前發到wwf@vip.qq.com郵箱,逾期將視為無效方案。如有任何疑問,也可發郵件至該郵箱垂詢。
WWF-China 淡水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