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海豐公平大湖自然保護區被確認為我國三大國際候鳥遷徙棲息地之一。海豐縣被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授予全國 12 個“中國鳥類之鄉”之一。的“中國水鳥之鄉”稱號。
廣東海豐公平大湖省級自然保護區(簡稱海豐保護區)位于中國南部沿海地區, 地處廣東省汕尾市海豐縣境內。西距廣州 290km、距深圳197km,東距汕頭 180km,水路至香港81海里。海豐保護區由公平區、大湖區和東關聯安圍區 3 塊組成,通過黃江河水系連接成為一個整體,區內物種多樣性豐富,黑臉琵鷺等大量珍禽云集,蔚為壯觀,是中國南部水鳥重要的棲息地。保護對象為以黑臉琵鷺、卷羽鵜鶘等為代表的具有國際重要意義的珍稀水鳥及其棲息地。濕地類型主要有天然近海、海岸濕地、河流濕地、沼澤和沼澤化草甸、人工湖泊濕地,符合《濕地公約》國際重要濕地指定標準的 1、2、3、4、5、6。海豐保護區是 1988 年建立的省級自然保護區,2008 年被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 。
海豐保護區內河流縱橫,濕地種類多、面積大,水域和濕地面積占保護區總面積的 70%;濕地內水產豐富,海濱和周圍大片良田為水禽的覓食、棲息、繁殖和候鳥越冬、停留、遷徙提供了優良的生態環境。其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和良好的生態保護,吸引了數以萬計的水禽前來越冬、棲息,現已成為水鳥的樂園。已記錄到鳥類 43 科 163 種,其中屬國家一級、二級重點保護的鳥類有黑臉琵鷺、海鸕鶿、卷羽鵜鶘、小青腳鷸、黑耳鳶、鶚、鵲鷂、灰背隼和褐翅鴉鵑等 25 種;有國際重要意義的鳳頭300 多只;受中日候鳥保護協定保護的候鳥 71 種、中澳候鳥保護協定保護的鳥類 28 種。有爬行動物、兩棲動物共18科 51 種,其中稀有種有眼斑水龜、四眼水龜、黿、南草蜥等。海豐保護區內越冬鳥數量達 20 000 只以上,另有省級重點保護鳥類 26 種。黑臉琵鷺是世界公認的極度瀕危鳥類,2005 年全球同步普查,數量達 39 只,最高記錄 46 只,占世界現存總數的 3%;卷羽鵜鶘是全球易危鳥類,2005 年越冬數量 22 只;鳳頭每年越冬數量 300 多只。區內優勢草本植物有日照飄拂草、莠狗尾草、蘆葦、咸水草、茳芏、雀稗等,天然植被為紅樹林植被和蘆葦,濕地周邊地區的原生植被屬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和亞熱帶落葉季雨林。
海豐保護區地處北回歸線以南的海濱,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氣候溫和濕潤,雨量豐沛,日照充足。年平均氣溫 22℃,無霜期 360 天,年均降水量 2382mm。常年主導風向,春、夏季為西南風,夏、秋季節受臺風影響較明顯。保護區地勢西北高東南低。西北部綿亙著蓮花山脈,中東部黃江流域一帶為平原,南部為沿海丘陵和濱海平原臺地。蓮花山脈東北至西南走向綿延數百千米,在海豐鲘門入海,其余脈可延伸至香港的大嶼山,是中國東南沿海多條水系的發源地,有著豐富的地理和地貌多樣性。土壤包括赤紅壤、水稻土、菜園土、潮沙泥土、濱海鹽漬土、海濱沙土、石質土等 10 多種土類。上層為厚土層,腐殖質層較厚,有機質含量中等,團粒結構好。
保護區濕地類型豐富,由灘涂、庫塘、河口水域和河口三角洲水域、水產養殖塘、潮間帶紅樹林濕地、淺海水域、沙灘、礫石與卵石灘、永久性的河流和水塘等構成,濕地面積占保護區總面積的 68.34%,各方面都具有互補性,共同構成了復雜多樣的復合濕地生態系統,是中國華南亞熱帶近海及海岸濕地的典型代表,其濕地生態系統是南中國海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